作者:庞激扬
冯志臣,男,1937年生,祖籍吉林省敦化。从1961年起即执教罗马尼亚语专业,距今已近半个世纪。无论风云变幻、世事变迁,在长达近50年从未间断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冯志臣教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学术成就硕果累累,为培养中国罗马尼亚语专业的专门人才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1956年,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根据中国和罗马尼亚两国政府间的文化交流协定,设立了罗马尼亚语专业,时年仅18岁的冯志臣成为了该专业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1961年本科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随即被派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语文系深造,从师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I.科迪亚努(Ion Coteanu)先生,并于1965年顺利获得语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学成回国的冯志臣返回母校执教直至退休。期间,他曾于1990—1998年担任东欧语系(现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系主任一职,为谋求该系在新时期的发展克服了种种困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多年来,冯志臣教授一直是罗马尼亚语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这个专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即使在最困难时期,罗语专业也从未间断过教学和科研工作。截至2011年,北外罗马尼亚语专业共计培养了200多名本科生和代培生,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研究生3名。这些高素质、高水平的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各个领域和部门,他们当中有些人成为了中国驻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大使,更多的人则成为外交、外贸、文化、军事、科技、教育和传媒等战线的中坚力量,为促进中罗两国的友谊和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多 年来,冯志臣教授一直是以身作则的榜样。他对待每一次教学认真和执著的态度,以及对教学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思路影响了周围许多青年教师,拓宽了他们的眼界, 启迪了他们的思想。在学生们眼里,他是真正为人师表的楷模。冯老师教授过的课型种类有很多,包括精读、泛读、翻译、写作、听说、文学、报刊选读等。而专业 知识渊博,教材准备充分,授课方式由浅入深、与时俱进,同时对学生一视同仁,态度耐心细致,则是冯老师给每一个学生留下的总体印象。每次上完冯老师的课, 学生都感觉受益良多,因为他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厚的学术功底令人敬佩不已;而课后仍以饱满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一次次提问,则让 学生肃然起敬。
面对国内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的种种困难,冯志臣教授也清醒地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专业教材的建设,学术专著、工具书的编写和出版一直是这个专业的当务之急。为此,冯志臣教授一直潜心研究,为填补罗语专业教材、工具书的空白呕心沥血。1994年和1996年,由冯志臣教授担任主编,历时十余年完成的《汉罗词典》和《罗汉词典》相继出版,为中国罗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冯志臣教授又将工作重点转向了专业教材建设。他和罗语专业丁超教授共同编写了罗语专业核心教材——《新编大学罗马尼亚语》(1—6册),其中,1—4册已分别于2002年陆续出版,并于2006年12月获得了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外,冯志臣教授编写的《罗马尼亚文学教程》也已于2002年出版。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罗语教学单位,向国人介绍罗马尼亚,向罗马尼亚介绍中国,也是罗马尼亚语教研室的责任和义务。自1970年 起,冯志臣教授致力于罗马尼亚文学的研究工作,将多位罗马尼亚著名作家的部分作品翻译(或与人合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并撰写了许多有关罗马尼亚文学、 艺术等方面的学术论著。如:《考什布克诗选》(译著)、《公正舆论》(戏剧,译著)、《埃米内斯库诗文选》(译著)、《吉德里兄弟》(合译)等。其中,罗 马尼亚驻华大使馆于2003年为冯志臣教授的《埃米内斯库诗文选》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时任罗马尼亚总统的I.伊利埃斯库先生也出席了该首发式,并向冯志臣教授表示了衷心的祝贺。
目前,古稀之年的冯志臣教授仍日日笔耕不辍,由他撰写的学术专著《罗马尼亚语通论》(“211”工程三期子课题)和独立编撰的《罗汉大辞典》(“211”工程三期子课题)有望近期出版,这又将为罗马尼亚语专业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多年来,冯志臣教授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嘉奖,这是人们对他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丰硕科研成果的肯定和鼓励。除上述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之外,2006年,罗马尼亚教育部还向0638太阳集团官网罗马尼亚语教研室颁发了“功勋集体”的荣誉证书,2009年罗马尼亚外交部向冯志臣教授颁发了“罗中友好特别贡献奖”。同年,冯志臣教授还获得了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的证书。
光 阴如梭,时光荏苒,从教半个世纪的冯志臣教授对罗马尼亚语专业的未来依然充满了美好的期许。如今人们仍然可以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罗语教研室里看到他日日伏 案工作的身影,身边也总是不断围绕着来找寻答案、请教问题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因为在这些人心里,冯志臣教授永远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人生的楷模和学习的榜 样。